半月板损伤与撕裂

教学视频链接 膝关节半月板解剖及撕裂的影像诊断_哔哩哔哩_bilibili

半月板撕裂发生机制及误诊结构表现,包括不同类型的撕裂和MRI表现。半月板根部撕裂也是重要的诊断内容。回旋研磨试验和挤压研磨试验也是诊断的一部分。

半月板撕裂发生机制

  • 内侧半月板前窄后宽前薄后厚,是为了限制胫骨过度前移及旋转,半月板撕裂往往发生在后角,单纯半月板前脚撕裂很少见
  • 前交叉韧带损伤往往伴有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股骨向后移动时撕裂后角)

误诊为半月板撕裂的正常结构或表现

  • 半月板二级损伤(退变):异常信号到达关节囊缘,未达到关节面缘

  • 半月板内毛细血管影或韧带插入

  • 裙边样半月板:少见,可为正常变异,半月板撕裂时也可呈此类表现

  • 半月板横韧带:起自内侧半月板前角或前缘,横行向外止于外侧半月板前凸缘,两端粗大,中间细小。易误诊半月板前角撕裂,可连续观察,显示韧带走行与两侧半月板前角间

  • 半月板股骨韧带、

    • 外侧半月板从后角发出的一小韧带,固定于股骨内侧髁外侧面,此韧带经过 PCL 前面或后面。位于前面称为 Humphry 韧带(出现率 13.00%). 位于后面称为 Wrisberg 韧带(出现率 94.67%)。要误认为其为外侧半月板后角的撕裂
  • 腘肌腱

半月板撕裂的分型

  • 翼状撕裂(斜行撕裂、水平撕裂)
    • 斜行(最常见):撕裂线既不与胫骨平台关节面平行,也不与关节面垂直
    • 水平:撕裂线与胫骨关节面平行,半月板后角或体部多见(由于股骨水平后移所致?),可伴半月板囊肿
  • 纵向撕裂
    • 撕裂线垂直于胫骨平台关节面,年轻运动人上常见,水平位移可形成桶柄样撕裂和碎片翻转撕裂
    • 桶柄样撕裂(纵行撕裂的特殊类型)
      • 内侧半月板更容易发生,发生率是外侧半月板的 3 倍
      • 撕裂的内侧部分向髁间窝移位,移位的半月板好似桶的把手,未移位的半月板代表桶
      • 碎块内移征、双后交叉韧带征,临床症状较重,易形成关节绞锁
    • 碎片翻转撕裂(桶柄样撕裂后,桶柄转了一圈)
  • 放射状撕裂
    • 撕裂线垂直于半月板长轴,MR 图与胫骨平台关节面垂直,需与纵形撕裂鉴别
    • 范围从沿着半月板游离缘小损伤到贯通整个半月板的大撕裂
    • 常累及外侧半月板
    • MRI 表现:三角截断征、裂隙征、走向变化的裂隙征、半月板空虚征
    • 三角截断征:沿着前后方向裂,半月板全裂了,中间那一块各个序列都是裂隙
    • 裂隙征(比三角截断征轻点,只有靠近髁间窝的序列可见裂隙
    • 走向变化的裂隙征(既不是前后裂,也不是左右裂,是斜着裂,所以在连续几个序列上可以看到走行的裂隙
    • 空虚征(左右方向裂,结果从矢状位看过去,没裂的地方有半月板为黑色,裂了的地方全是水为白色
  • 半月板根部撕裂
    • 半月板根部是一个特殊的纤维结构,将半月板前后角固定在胫骨平台中央,对维持半月板正常的位置及功能起重要作用。根据部位不同分为前根与后根。
    • 根部损伤是指半月板根部胫骨附着点的撕脱伤以及半月板根部骨性附着点 1cm 以内的放射状撕裂。
    • 内侧半月板根部的损伤较外侧半月板根部的损伤更常见。
  • [[盘状半月板]]

诊断

[[回旋研磨试验]]
[[挤压研磨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