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亲试记-Day10 荆芥、白芷、羌活

欢迎各位在回复里分享自己的试药收获,方便其他同学检索学习

6.荆芥

唇形科都不算难喝,薄荷有薄荷醇,荆芥有荆芥醇,闻起来、吃起来、喝起来,味道都有些相似。

如果薄荷是凉的话,荆芥就算好点,怎么也得是微凉,怎么也归不到温热,为什么他就能辛温解表?

如果听过脉法课应该有印象,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的分别,其实是伪命题,也就是说,发散风寒、发散风热的分类,其实也是伪命题,所以不用纠结。

本质上来说,真能解表的药就那么几个,其他药都是在这个过程中打配合的而已。

荆芥可以确定的功效是“清热除烦”,所以可以用于缓解感冒症状(治标性质),真是感冒初起,用经方把病往外排的时候,荆芥不适合上场,因为它是凉的、会分散“治病之神”的注意力,也会削弱团结一致向外排邪的浩然正气。

这里引入了一个新概念。很多病都不是医生治好的,而是医生帮助唤醒了患者体内的“治病之神”——可以类比成现代医学说的“人体自愈”,也可以类比到三魂七魄里的“人魂”。

同样,治疗血热(脉法课讲过,血热大部分情况是炎症或微炎症所引起)导致的皮疹、痤疮、溃疡等病,荆芥发挥的也是清热、化浊的效果。

这也是为什么,它有炭化的用法,炭化之后收敛止血。

7.野生防风(和之前一样,单纯为了填空,不用看两遍)

闻起来、吃起来、喝起来,都有油薅味儿,不好喝。家种防风如果储存得当的话,是没有油薅味的,但是功效确实会弱一些。如果挖掘时机合适,野生防风也是可以不带油薅味的,但是我也只吃过一次,近期各个饮片厂的货都带油薅味,凑合用。

口味以苦为主,稍微带点辣,没有明显的寒热偏性,可以确认的功效是“固表”,服用后可以在身体表面(卫气那一层,也是金光咒那一层),建立暂时性的屏障。

对于外感的症状,包括头痛、肌肉疼痛,应该都有些用,但是本身没有推邪外出的作用,得配合麻黄、桂枝之类的才行。

我一般用15克,代煎会加到30克。

8.羌活

看形状、闻味儿,就感觉和防风像,确实也都是伞形科。

油薅味基本没有,直接吃有点苦,泡水喝还是很好喝的。

一秒上头,和防风在周身(主要是上半身)形成保护屏障不同,羌活是头部特化(膈肌以上、头部以下,也会被罩到)——怪不得都叫Umbrella,原来是保护伞。

因为功能特化,羌活是有修复、疏通经脉瘀堵的效果,对于风寒湿淤导致的血管丛集性头痛,甭管病了多久,都非常有效——因为内虚导致的继发性头部瘀堵,羌活也有效。

可以确认的功效:固表(头部和上焦特化),稍微有一些有推邪外出的功效,这一点比防风强点。继发功效:治疗内虚、外邪导致的头痛、颈项痛、肩背痛、膈肌以上的肋骨痛。

9.白芷

闻了就很有食欲,有闻薯片的感觉,在没有科技与狠活的时候,白芷就是最常用的香料,堪称农耕文明的“一滴香”。

直接吃就比较灾难了,不好吃,辣舌头,可能因为“一滴香”浓度太高了——垃圾食品里的添加剂,浓度高了也很难吃的。

同样是伞形科,白芷是任脉特化,发挥的作用和羌活类似,只是移到了前正中轴上。

白芷+白芍,则可以把作用范围拓宽,再用羌活引气上头,便是美容养颜的最强药对,直接把气引到面部提亮面色,厉害得不行。

当然实际用起来,得用助气血生化之源的方子打底,我常用的是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脉法课上也讲了——补中益气汤里面的升麻另有妙用,后面讲。

可以确认的功效:固表(任脉特化),继发功效:宣通鼻窍、化湿和中、暖宫止带(配合暖宫方)、消痈透脓、透疹消疮。

治疗前额头痛的时候,比羌活好使,羌活对于两侧和后脑勺更好使。

外用的经典组方,七白挺子膏,防止有人不知道,摘录一下:白芷、白蔹、白术各一两,白芨半两,白附子、白茯苓、细辛各三分——每一味药都有用,没有闲着的,原方用鸡蛋清做赋形剂,现代人可以直接用玻尿酸。

但是美容养颜最重要的,还是睡觉。睡觉是1,其他花活儿是1后面的0,是辅助。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