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看到学弟学妹们在找导师时为了共享信息建立的在线表格,搭建这个平台的初衷是好的,也确实能对同学们有实质的帮助,但大家对这种资源的依赖也反映出一点问题。
我在和 @王白水 交流的时候聊到这个话题,一些内容可能能对部分学弟学妹有启发,就分享在这里,希望对学弟学妹们找导师有一点帮助。
正文
我其实发现一个问题是小朋友们越来越喜欢走捷径
我导师招我师妹的时候她们就是发简历自荐信,然后了解我们师门的研究方向,自己写一些小总结、小想法,和我导师邮件联系
我导师在这个过程里能看到她们用心的程度,以及一些基本的素养
最后这两个师妹确实是我们师门的得力助手,而且能这样认真准备和导师的沟通的同学,情商也比较高,我们关系也都非常好,整个师门就像一群好朋友
但是后面19级有几个学妹准备找我导师,有两个都是直接跑到我导师门诊开门见山说能不能收,一点准备都没做。还有一个想在我们科找导师的联系我打听一些情况,居然每个老师的出诊时间她说不会查,还是我去官网截图了我们科所有硕导出诊时间发给她
昨天看到有人给我导师写满我真的很生气,我们 需要优秀的学弟学妹,我们师门也值得学弟学妹 加入,所以在表格里吐槽说没有满谁说满了,过 一会儿再看的时候有一个人在我后面加了一句说
那可能是她自己被老师婉拒了
我导师从来不会用招满了来拒绝一个同学,她会和同学好好聊天,说明我们师门的情况,给同学一点心理预期让同学再好好考虑,如果很诚恳的同学,就算她不太满意也不会拒绝
她邮箱里也没有用招满了拒绝同学的邮件,所以我估计这个写满的同学是我同门说的半个月之前有一次老师出门诊的时候,甚至是正在看病人的时候,直接推门进去,然后被老师赶出去的那个
实际上到了八月,很多找导师很积极的同学已经在跟诊,或者已经和导师确定意向了,这个共享表格针对的是部分找导师受挫的同学,同时还有一些压根儿不积极的同学
这个表格某种意义上是给了大家一个挨个去试去碰运气的捷径,可能下次又会有一点准备都没做的学弟学妹推门进来问我导师能不能收他
我觉得真的需要让学弟学妹们知道的是如何和老师联系比较妥当,以及找导师之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做准备同时也是了解这个师门的过程,对自己未来四年也负责一点
最后
欢迎讨论,希望学弟学妹们都能找到和自己投缘的导师,学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做自己愿意投入精力的研究,顺利度过研究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