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随笔】7 医术类专业型公众号推荐

推荐词

比我的推荐词专业多了!

正文

原文地址 【随笔】7 医术类专业型公众号推荐

写公众号到今天,一年半出头,一共写了六篇随笔,差不多三四个月写一篇。上一篇还是去年 11 月的事,算算日子,该弄一个了。

最近各种事情劳神费心,输入骤减,自然也难以输出高质量的内容。但公众号关注者又在最近突破 300 大关,还发现有很厉害的老师竟也关注了我,总觉得不发点什么过意不去。

因此决定,写一篇随笔,把我压箱底的公众号拿出来(doge)分享给大家。我只有 300 多关注者,甚至没有被投广告的价值,各位也不用担心我的推荐有违心之处。

在我学习的过程中,下面这些公众号对我的影响或许不弱于读医书。这些优质的内容,与其由我转述出来,不如读者直接去看一手资料,说不定能比我看出更多的东西。

具体门类涵盖大方脉、针灸、手法、综合型这么四大类,下面依次介绍。每个公众号附几篇文章超链接,包括该号最出名的文章以及我认为较经典的文章,以便各位了解该号内容风格与号主的医学体系。

个人能看到的范围毕竟有限,未及者望见谅。也欢迎在公众号里发消息推荐给我,咱们互通有无。

观前提醒,专业型公众号读起来知识点大多零散,但这并不意味着用零散时间就足以充分阅读、学习该类文章中的内容。读专业内容是需要时间和耐心、需要深入思考的,基本等同于读医书。

好,闲聊就到这,开始上干货。有点多,各位可以收藏下来慢慢看。

综合型

1、陶生一

常读陶大夫公众号的朋友,自然会明白为什么它被放在综合型的第一个。没读过的朋友,我下面放一个文章,是陶大夫去年 11 月以前的医案合集。捋一捋,你也会明白的。

写过的医案汇总

陶大夫于我影响最大的地方,在于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和眼界。另多嘴一句,陶生一并非号主本名。

2、三五医庐

成中医本硕的老学长。我是通过下面这篇文章了解到的:《那些年,我们一起学过的中医》。这篇文章发出正值高考结束不久,因此在 pyq 传播开来。

该文讲述了号主 “千云竹” 老师在中医之路上的亲身经历。他的医学体系形成过程,用文中的话讲,是 “以针入道,再由针敲开汤药、导引、祝由一系列技法的门。”

这位老师的手段也极其丰富。他是 “以针入道”,所以针灸占了大头。一方面体现在上面文章中对传统针灸细分门类的介绍、以及针灸资料分享,另一方面有这篇文章,《灵枢中层技法,人迎寸口针法完全入门指南》。还有两篇针灸急症医案以及更多细节,篇幅限制就不放上来了。

再就是导引、手法方面,《导引篇,杂谈及补泻手法深化》,以及五龙针法系列,讲理多于一招一式,能够把针刺手法和按摩点穴手法相串联,个人感觉这种还是蛮宝贵的。

在他的方药文章《拆讲我的舌脉技法》的最下面,有一个附体病案例的超链接,该超链接内引了这么一段话:“医方千卷,未尽其性,故有汤药焉,有针灸焉,有禁咒焉,有符印焉,有导引焉。斯之五法,皆救急之术也。”

3、理淳

师兄是道医体系的,有传承。《如今 “中医” 在体制内外的差异》这篇文章提到了师兄的学习路径,概括地讲,以体制外遍访名师为主。师兄自称,“回首这十年中医路,曲折坎坷,所以每一次与朋友聊起我的习医之路,我都讲我走的这条路可重复性很小,是条崎岖小路,并不适合大众普遍的选择。”

虽是道医,但师兄并不建议同学们踏进术数等的大坑,还是以医学技术为本。手段以针灸、方药为主,针灸有道医传承,是以灵、素、针灸大成等为基础的古典体系。还有《卵巢癌四期伴肝转移(一)》,有《上唇导管瘤术后肺转移,吉人自有天相。(一)》一系列医案,前后几诊,针药并用。

师兄有交流群 “医路共进”,近期讨论内容以经络体系、针灸为主。

大方脉

1、医道揆一包永生

包老师,青年中医,但这位是我心甘情愿叫老师的大佬。知乎昵称 “包彀外”。

我在之前的分享中经常提到包老师,这次更需要放在大方脉第一位着重介绍。

这里放包老师两篇文章。第一篇,《历代医书评按(中医学读书推荐,心得分享)》,文中包老师评按历代医书,满分十星,按星级推荐。

此文惊人者,首先在荐书的数量,尤其是六、七星部分,按微信标准字体大小,书名连起来几乎能占两个手机屏。更令人肃然起敬的是,几乎每本书都有按语,且言之有物,评议历代医家十分公允。此文足证包老师学识渊博,也为后学指出了医道正途。

第二篇,包老师的成名之案,《脑出血 40ml 伴神智错乱、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治验》。网诊急性脑出血,前后六诊,中间患者又被他医误治,危急复杂。包老师接诊后,半付药神清,十天行走如常,恢复速度远超病友,震惊当地医生。四诊之后中断一月,于青岛某康复医院行电针及中药治疗,日渐加重,又转回包老师处,方才逐渐好转。

大方脉一科,目前在我接触到的所有人之中,包老师是最强的,“传说中的那个男人”。知乎账号 “包彀外”,会不定期更新一些医案记录,也有之前写的中医问题相关回答,值得刷一遍。公众号早已不更新了,有兴趣的去关注知乎动态更好。

我自认没有迷信包老师。包老师展现给我的,是博闻多识、由博返约这样一条有迹可循的医道正途。另外,包老师的胆略也很让我佩服。在中风案中,包老师曾与患者说,“我没治过中风,但我读过大量的书,知道所有的情况,就不会失误。” 患者家属的评价也准确,“你很有魄力,这么年轻,没见到人,强大的知识根基加上胆略过人。”

包老师还曾经说过,“我学中医就为治大病的,不然我当年考大学五个志愿全报中医图的什么?” 大学期间,有老师劝他没必要看中风的书,看点针灸简便取穴什么的留住患者就好,包老师说: “我又何止看了中风。疟疾,喉痧,霍乱我也看完了,著名的医案我也基本读完了。没别的,你有病,我就敢治。” 大医精诚之心可知。

前几天包老师曾办过一次讲座,讲座内容 “从入门到临床(上)”“同心学社 • 系列讲座 | 从入门到临床(下)”已在公众号 “同兴学社” 发出。

2、道号章鱼子

我校岐黄班老学长,在今年二月的文章《体制外行动指南》之中分享了体制外生存的亲身经验,获得了许多转发和关注。学长说,_“_我想要自由,想做一个纯粹的医生,想探寻中医学的真相,无需为各种无聊的事情浪费精力,所以不愿进入体制。” 因此选择了在体制外生存。

机缘巧合,我在学长发出这篇文章之前就早已关注了。吸引我的是学长公众号里的医案、处方风格,以及 “甘淡轻灵的文风”。

医案有如下几篇我认为比较经典的:《噎膈案》,前后 18 诊,糜烂性胃炎伴癌变征兆变成了浅表性胃炎;《高热案》,高热两周,逐渐加重,前医不效,三付退热;《便秘案》,提壶揭盖,食顷即解;《阴将绝案》,入院危重,家属几乎放弃,以汤药为主要治疗手段,好转出院;还有《身痛两案》等许多精彩医案,都值得学习琢磨。

另有杂谈几篇,读来很舒服:《散话见闻》《见闻录二》《见闻录三》《夜深忽梦少年事》。读学长的文字,总能想到温病学刘果老师常讲的 “轻灵可喜”,会有这样的感觉。

学长的体系和学习路径见下文:《学习次第

学长喜欢开小方,多数时候药味药量均不大。疫情期间,我家里没有药锅,只能拿大点的搪瓷碗煎药,慢慢也喜欢上了小方的风格。是真的省钱。

针灸

1、俗医习业

邢师兄我在之前的文章里也曾经推荐过,这里再详细展开展开。

师兄曾写过这样一篇文章,《规培生的第一年,卷到舍友休了学》,其中讲述了师兄的成长路径,主要是在医院利用实习和规培的机会大量地实践、反思、提高疗效。“一点点攒经验,一点点攒口碑,一点点攒医术,积少成多,积沙成塔。”

师兄用他的切身经历反驳了 “追求中医疗效不可行” 的说法,也极大地鼓舞了我们这些有心追求中医医术的学生们。

学术体系方面,师兄应该也是比较古典的体系,似乎以灵素大成为主,同时又有一些近现代的东西在里面,是一种比较精细的思路和体系。不太好描述,用医案来展示会更容易理解。

第一个案子,《习惯性便秘患者排便把马桶堵了???》。这应该是最初的成名案,效果很明显,也能初见体系之精细。但与后面的医案相比,尚没有体现出 “按部就班” 的次序感。

第二个案子,《癌症喘憋案》。这个案子的阅读量并不高,却是邢师兄所有医案里我最喜欢、认为最值得学的一个。在这个案子一个半小时的诊疗之中,师兄分四个步骤去处理,展示出了 “针灸治疗的层次性:从铺场,到理序,再是扫除障碍,最后定点打击”,一步一步,有着清晰的次序和思路,而这种思路又是统一于学长精细的诊疗手段和认知体系之下的。相应地,患者随不同步骤的进行,也产生了不同的感受,从最开始的没变化,到中间症状明显好转、中脘发热,再到最后打嗝、中脘松畅,皆能契合。

再之后,有《【俗医说】破局:哀声连天,但是认知下降、混合性失语》,多发脑梗、认知下降,留针一小时,起针后半小时症状即明显改善,神志好转,连同屋病友都能明显感受到;有《【俗医说】急诊科里出急诊》,急诊胸骨柄后疼痛,排除心脏问题,用雷贝拉唑、宽胸气雾剂无效甚至加重,针后半小时诸证退,次晨回访未复发。这两个案例都能充分展现出师兄的诊疗体系与思路上的次序性,急诊案尤其明显。

更可贵的是,师兄每案后都会详细分析自己的整体病机认识、每一针的思路,讲得很透彻。因此,虽然更新频率慢得很(doge),但仍然是我所关注之中最值得推荐的针灸类公众号。

邢师兄并无家传,也能够自学至这样高的水平,甚至研究生尚未毕业就能在北京体制外站得住脚,属实极大地鼓舞我辈。

2、小针难入

这位似乎也是北中医出来的老学长。按我的感觉,号主的理论体系主要是两大块。一是腹针,号主本科阶段学习过腹针课程,讲课老师是薄智云老的学生,后来号主又成了讲课老师的学生;另外,最多的一块是内经,比如三部九侯的遍诊法,比如病案之中常见的 “痏” 的说法,比如扬刺、阴刺、报刺等刺法,都是内经的古早风格。除开这两大块,也有一些近现代的内容,如王居易老师经络诊察法,如滞动针,如焦勉斋老的内容等等,十分丰富。

此公众号最值得推荐的也有两点。其一,更新频率,从 21 年 11 月起,至今更了 107 篇,平均下来每个月 6 篇更新;其二,更新以医案为主、且几乎每案后附的按语都是内经的内容,足以证明号主对内经的理解和应用很强。

这个公众号我还没有仔细、全面、深入学习过,但看过几篇内容后,我也有了很深的印象,因此一直星标关注着。由于看得不太多,我下面推荐的文章大概率不会是最精彩的,只能选两篇近期典型文章,姑且向各位给个链接、展示一下风格:有《针灸治疗新冠后遗手抖医案》,有《针灸治疗失眠医案 2 则》。

我觉得此号应该被当作一本 “以灵枢、素问为理论内核的针灸医案” 去阅读,和之前推荐过的高树中《一针疗法》相比更加丰富,可以用来敲开内经。

我大概能知道,这个公众号里的内容很丰富、很值得学习。但可惜的是,我目前尚未抽出专门的时间精力来认真学习,主要还是在看方药相关的书。五月马上就要开始实习,等手头的五门考试都完事之后,应该开始刷这本电子的针灸医案了。

3、郑则道

号主是本专业的学长,号名同样不是本名,但这里还是用郑学长称呼吧。郑学长研究针灸科与皮肤科多一些。最出名的是这篇文章:《规培现状调查结果》,阅读量破万。

这个公众号推荐得我有点心态复杂,原因在于我的学术成见。但一方面,抛开成见来看,郑学长是为数不多研究生尚未毕业就能独立出诊、能够获得患者源的优秀学长之一;再一方面,郑学长也是敢于研一退培从专硕转为学硕,一心追求医术、不忘初心的榜样。全面来看还是很值得推荐的,相比而言学术成见可以暂且搁置。

郑学长的成长路径,在此号 2020 年 8 月的第一篇文章:《疫情期间 一个中医学生的故事》。文章开篇讲,“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对于人类来说是灾难,对于船上鱼缸里的鱼来说,这是生命的奇迹。” 郑学长在疫情期间一边给小区内的邻居提供难得的医疗服务,另一边利用大块时间夯实基本功,背诵功夫搞得很好。

理论体系方面,就涉及到学术成见部分了。虽然我有成见,但中医学本就该是自由生长的,这样才会有更多可能性,不该被固定化、统一化,学术分歧和成见再正常不过;而且每一家也确实都能解决一部分临床问题,只要你的初心是治病救人,我们就是同志,更加没必要相互攻讦。

我尽量不做任何带有主观倾向的评价,并结合此号推送来做简单的介绍。

一方面,郑学长的视野比较广。号内有篇文章讲了美国中医学习情况,还有几篇讲了学长各地访学的经历。另外,上面链接文章之中也有提到,学长在外面报名课程学习针灸手法,又自行搜索知网上世纪针灸资料,发现了很多东西。

另一方面,郑学长比较强调考据和实践,并对中医理论本身进行了很多思考。如《【病案】中医的舌诊是否靠谱》,文内的病案部分记录得比较充分、详细,前后共五日,附了五张舌诊照片;后半段的考据部分也很详细,对舌诊从内经到明清的理论源流进行了梳理,对舌诊理论的演变进行了思考。又如《【病案】皮科罕见病之瘑疮》,同样附了许多病情资料,记录得十分详细,还涉及到了对掌跖脓疱病的介绍、与脓疱型银屑病的鉴别等链接。此案的治疗效果也很好。

针灸方面,有《【病案】一名膝关节疼痛患者的曲折治疗经历》,有《针灸学教材的错误:天府穴》。可以看出学长很实际,而且受黄龙祥老师影响很大,重视考据工作。

手法

手法部分我说实话了解得相对少,基础也不牢,姑且听说过一些门径而已。因此,下面的文字介绍也会相对少,以引用原文为主,推荐各位多多翻阅。

1、形正神安

阎喜换老师的公众号,我在昨天发的 “本文铺垫” 之中也提到了一嘴。多的我也不会介绍了,分享几篇经典文章,各位自己看吧。看完之后自然会对阎老师的体系和风格有了解。

我不介绍是因为我嘴笨,没法简明扼要地讲出阎老师的体系,万没有轻视的意思。各位也千万不要轻视,多看看公众号内容。这可是手法类的第一个推荐。

文字稿 | 8 月 25 日阎喜换老师灵兰直播课 · 上篇》《文字稿 | 8 月 25 日阎喜换老师灵兰直播课 · 中篇》《文字稿 | 8 月 25 日阎喜换老师灵兰直播课 · 下篇

当拨筋通络遇见针灸》《当拨筋通络遇见针灸(二)》《谈谈伤科技术水平的两个维度》《说说拨筋通络疗法中的那些平衡手法

颈椎的拧力

2、慢学中医

刘路遥老师,有武术、功法、道医背景。体系以手法和针刺为主,很有东西。下面还是放几个文章,想细读刘老师的内容,可以从这几篇开始:

手法境界(之一)| 从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 “儿童保健按摩” 法说起

手法境界(之二)| 从给小白的中医书目说起

“智慧”背后的技术——有感于用 “逝去” 标签“宫廷正骨”

詹黄张感冒按摩法赏析(附:FY 建议)| 感冒系统外治法(之二)》 《胡扎针法の插秧针阵 | 颞颌关节痛为啥要扎胸椎?》 《教学贴 | 插秧针阵之胸椎截根刺——哮喘怎么治才能祛根儿?》 《哮喘 | 从 “推拿抢救发作有效” 到“点穴根治哮喘”

另外讲一个有趣的事。之前郑则道学长曾在交流群推荐过关玲老师《结构针灸刺法经验》一书,该书内容实际来源于一个针灸名家交流群的群聊记录。在读书的过程中,我看到了阎喜换老师和刘路遥老师,还有点小惊喜。

公众号介绍就到这里,再放个图养养眼

压箱底的公众号基本就这些了。

毕竟是专业内容,还是希望各位腾出时间慢慢看、仔细看,是可以学到东西的。相比于一招一式,尤其重要的是,上面的大部分内容能够让我们了解完整理论体系应该有的框架、以及有迹可循的学习路径。

除了上面的公众号,其实还有很多精彩的文章推荐,篇幅限制不能详细介绍。如《腠理至微,随气用巧——这些年对烧山火透天凉针法探索的一个交代》,对烧山火透天凉针法做了梳理,其中还有张缙老的讲座录像;如《痛经案例》,一位优秀的学姐,师承自黄梓峰老师,展示了经筋的具体应用;如《聊聊中医学生的那些事儿(11000 字)》,对中医初学者的问题解答全面且仔细,也有笔者的切身感受,很能引起共鸣。

下面是真正的随笔

本文说是随笔,但实际消耗的时间、精力都远超随笔的范围。本以为大五千字能挡住,写到最后才发现,过了 7000 字。

我看得比较杂,因为我想构建起尽量全面的体系,并找到有迹可循的学习路径。打个比方,在爬山之前,我希望先大致了解这座山的走势、面积等特征,再找到正确的道路。

但这样也有一个问题,“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曾经当我第一次读张西俭老师《病机结构论》的时候,我很兴奋。因为我意识到应该去掌握复杂的病机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方药针灸等的处理,才能达到 “丝丝入扣” 的境界,我知道了应该去搭建理论体系框架。

但可悲的是,当时我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进行分析,也没有能力对所分析出的结构进行恰当的处理。在这些之上,最可悲的是,我过于兴奋了,没有反思的念头,也没有审慎的心态。

因为这样,我曾经犯了虚而损之的大错。我开了一个特别杂乱的方子,虚人在大队补药中用了酒大黄 3g、熟地 20g,半付药喝下,腹痛泄泻一天,改方后原症状亦无改善。

这个案子像当头一棒给我打清醒了。

但我并没有因此放弃病机结构分析,我认为这种思路是没问题的,问题出在我的执行上,我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撑起这套思路。

之后我还是继续读书,并且比之前更加谨慎、仔细,才有了【医案】肆 理中汤治烦热失眠案 这个我目前唯一拿得出手的案子,而这个案子也仍然有病机结构分析的基本思路在。

总之,走求全这条路子,在初期似乎并不轻松。不像应用经方走方证对应的路子,不像针灸简便效验取穴,从这些开始的话,在学习初期似乎会比较容易获得疗效和成就感,更容易往下走。而如果想要求全,但却处于 “没有能力做全面诊断、诊断出来也没有能力全面处理” 的阶段,会很难受,很容易陷入多歧亡羊的困境,临证漫无定见,东拼西凑,杂乱无章,不知哪一下就犯了大错。

正常来说,该在达到一定储备量之后再进行实践验证,而想要求全面,意味着知识储备量需要比别人多得多。在能力不足时上手,我犯的错就是前车之鉴。盘子太大了,我顾不过来,强要顾全只会面临崩盘。

还好,我现在对自己的能力范围有了认识,对病机分析思路的执行也有了新的理解,算勉强度过了初期的尴尬阶段。

目前路径都已经很明确了,我差的只是功夫,只在于把时间投入进去、深入进去,把功夫练出来。

以此文,与同道共勉。

医海茫茫,愿我们早日找到属于自己的渡口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