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归丸和右归丸,“归”向何方?

本文由 简悦 SimpRead 转码, 原文地址 www.azyfy.com

安徽省中医院

左归丸和右归丸,“归” 向何方?

来自: 发布时间:2020-01-03

我们在药店经常会发现有两味中成药——左归丸和右归丸,药名非常相似。而且仅从药名上大家很容易被迷惑:一个左,一个右,难道它们的作用就像歌中所唱的——“向左走,向右走” 吗?

要认识两味中成药须从中医的肾脏解剖说起。古代医家认为人有两肾,左肾藏元阴,而右肾藏元阳。中医典籍《难经 · 三十六难》有云:“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又云:“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张景岳在其所著之《质疑录》则明确提出:“左肾主真阴,右肾主真阳。” 而左归丸的主要功效是滋补左肾之阴;右归丸则是温补右肾之阳。可见二者确实有点一个 “向左走”,一个“向右走” 的意思在里面。

左归丸、右归丸两味中成药均源自我国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之《景岳全书》,其功效如前所述,分别滋补肾阴和温补肾阳,那么二者具体有何区别呢?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首先,二者的药味组成不同。虽然皆出自《景岳全书》,但是它们的基础方却不同:

左归丸:是以平补阴阳的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方,存 “三补” 之山药、山萸肉、熟地黄;而去其 “三泻” 丹皮、泽泻、茯苓。加入龟甲胶滋阴补髓,同时配伍温补肾阳之品:枸杞、菟丝子、川牛膝、鹿角胶,从而变调补肾阴之方为填补真阴,纯甘壮水之剂。

右归丸:是以肾气丸为基础,亦去其中 “三泻” 之品,而以山药、山萸肉、熟地黄佐以补火助阳之品肉桂、制附子,进而配伍温肾益精之鹿角胶、菟丝子、杜仲、枸杞、当归而成,故益肾壮阳之力颇著,为填精温阳之峻剂。

从药味组成可见,二者均为 “所用诸药纯补无泻” 之剂。但左归丸为滋补肾阴,配伍温阳药物以取 “阳中求阴” 之意;而右归丸则为补阳药配伍补阴药,以收 “阴中求阳” 之功。充分体现了中医 “阴阳互生” 之特色。

其次,就像上文所说的二者功效不同,它们各自的主治或适应症也不一样:

左归丸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可用于真阴不足之证,其症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聋失眠,遗精滑泄,自汗盗汗,口燥舌干,舌红少苔,脉细。

右归丸则为温补肾阳、填精益髓,用于治疗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其症见:年老久病气衰,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腰膝软弱,阳痿遗精,或饮食减少,大便不实,或小便自遗,舌淡苔白,脉沉而迟。

以上可见,左归丸和右归丸均为 “补肾” 之剂,但其二者滋补阴阳有所偏颇不同,患者在日常医疗保健时,需谨慎“对症下药”,如无法把握或辨识症状、以及服用过程中有疑问,应及时咨询临床中医师或中药师。切不可妄自下药,反而导致病症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