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词
学中医几年了,技术不好说学到多少,心态是逐渐中庸不再偏激,本文就很好地体现了中庸之道,可以结合阅读 谈谈我眼中的倪海厦
原文链接
正文
中医赵岩,公立医院走出来的野生中医。声明:以文会友,不要抬杠,一家之言,不求关注。本号所有推文为赵岩医生临床实践心得,仅供中医交流分享,非广告,患者自行分辨,用药请遵医嘱。不网诊,不回复网络咨询。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攻击倪海厦和徐文兵的帖子,甚至带有几分谩骂,我个人观点是没这个必要。
大家都是在传承发扬中医,又何必厚此薄彼或者相互攻击呢。民间老中医,凭借自己独门绝技卓然开放。大医院中医,凭借医院资源平台广泛参与中西医结合(配合)。基层中医,凭借治疗多发病常见病,把疗效展示给居民。
除此之外,我们也不能忘了那些灯下整理中医古代文献,把中医好书送到临床的文献工作者。不能忘记那些研究中药品种、种植、炮制的中药工作者。不能忘了那些把精力都用在培育学生基本理论的老师们。不能忘记那些中医各级行政岗位的官员,他们为了中医发展,要政策,给上级提意见,多方奔走……
一个中医能安心坐诊看病,背后是有许多人默默付出的,也是有许多中医相关行业共同努力的,上至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至种药的农民,都在支撑着中医的疗效,支撑着整个行业。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中医网络教育或科普工作者,尽管他们的理论也不一定完全正确,尽管他们的行为也不一定完全出于无私大医精诚,也要挣钱养家养员工。但是,在客观上传播了中医,有很多的人因为徐文兵先生了解了中医,也有很多人跟着倪海厦自学中医。
不可能让每一个想了解中医的人,都去中医药大学读书,也不可能让每一个想学中医的人都辞职去读中医硕士博士。这时候,倪海厦先生、徐文兵先生的行为,就让许许多多的人受益,这是客观事实。
也许他们的学术观点有点偏激,但是,自古以来中医这么多门派,又有哪个门派敢说自己完全中规中矩,是中医正统呢?还有, 听网络课的这么多人,本来悟性不一样,经历不一样,对听到的理论知识肯定理解也不一样,不能因个别不和谐的声音就否定整体的作用。
我个人就深有体会,当初我写这个公众号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患者做宣教科普,后来发现我介绍的一些食疗、中成药、中医外治方法,让许许多多的读者自己在家就把疾病搞定了,少花了钱,也少受了罪。
几年前,有个常年吃药的胃病患者,用了我介绍的泡脚方法把胃调好了…… 有个尿潜血的,用了我的食疗方法把尿潜血消除了…… 有个常年手抖的患者,用了我介绍的方法,手抖基本消失了…… 有些月经不好的,用了我介绍的方法,月经好了…… 至于那些感冒发热咳嗽等常见小毛病,用我介绍的方法轻松搞定的,太多太多,几乎每天都收到类似的反馈和感谢。而这些人,我几乎都素未谋面,这在古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所以,我真的不赞成有人完全否定徐、倪二人,觉得他们哪里说的不对,可以纠正,可以争论,但完全否定打倒,没这个必要。在网络时代,需要有人在网上为中医发声,如果大家都自己闷着头看病挣钱挣名声,没有人为中医发声,也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中医相信中医,自己愿意试试找中医治疗。平心而论,可能我们每个中医临床大夫都享受着这种红利,只是我们没有觉察而已。
中医不仅是技术,也是智慧,还是哲学。所以我觉得学习中医应该是越学心态越平和,越包容,视野更加开阔,心境更加坦荡,突破小我,谋求大我,这才是登堂入室,而不是过度纠结自己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