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亲试记-Day2郁金,葛根,阳春砂

欢迎各位在回复里分享自己的试药收获,方便其他同学检索学习

268.黄丝郁金

今天这三味药,气味本身非常有识别度,总体属于比较宜人的气味。自封袋里只有6克,肯定不如一整袋1kg摆一起的气味浓郁,但也多少能有些感觉。

道地的郁金,应该就是指的黄丝郁金(姜黄的块根)一种,广郁金(广西莪术)、温郁金(浙江温州郁金)都是相似品种的替代。

从名字本身就能看出来,“郁”有浓缩潜藏、香气浓烈两层含义,平平无奇的外表下,砸开是金黄色,谓之郁金——闻起来香气确实浓烈,直接有辛温通络、疏肝理气之意,但是很温和。

郁金、阳春砂、新会陈皮,这几种药是光靠闻就能爽到的。

直接嚼的话,不好吃,还有些辣,这点可能比较违背直觉,但是原因也很简单,郁金和姜黄同原,姜黄是根茎,郁金是块根,姜黄占个“姜”呢,辣点很正常。

泡水喝的话,就很好喝了,甜甜的,有果香,基本和闻起来感觉差不多(我的配比是6g药加150g沸水泡)。直接嚼不好吃、泡水喝还不错,是因为浓度问题,直接嚼先析出的是辣的成分,但是泡水喝的话,各成分析出比较均衡,辣味被稀释之后,就不讨人厌了。

可以确认的效果,就是“疏通”,具体分三个方向,行气开窍(15克)、活血通络(30克)、疏肝利胆(30-60克)。

26.三十年野生葛根

公众号里说,这个葛根有西瓜和黄瓜的清香,不知道大家能不能闻到。

泡出水之后,蕴藏的能量被释放出来了,味道和颜色出奇的浓,入口是苦的,但是很快有回甘,能感觉到引气上行,走后背。

这一款比较老,所以自带了能量包,有补气的效果,补完之后,还带着气去散后背、头项的寒,一条龙服务。

直接吃的话,得含挺久才能嚼的动,口味整体与泡水喝相差不大,但是浓很多,苦涩的味道会更明显,没被热水温养过,也有寒意,嚼久了会反胃

可以确认的效果,就是“引气上行”,走膀胱经和督脉,也有一定的疏通经脉、扩张血络、清除浊毒的效果,建议用量30-60克,要是患者经济条件不好,还是用普通葛根吧,这款仙品级的比较贵,而且一年也就几百公斤的量。

156.金花坑阳春砂

小时候我家有一种外用药膏,闻起来特别香,后来知道这香味就来源于砂仁。普通砂仁也有香味,但是闻过阳春砂的香味,就看不上普通砂仁了,它的香味很峻烈,非常不低调,非常张扬。

气人的是,阳春砂比广西砂仁、云南砂仁个头要小——这里再输出一个观念,就是买自然生长的东西,比如水果、蔬菜、中药,很多时候个头小的反而好吃,所以我苹果从来只买陕西洛川的,不买傻大个红富士,东北的超大耐寒富士,更是狗都不吃。

大≠好,破除了这个思维定式,更容易买到好货。

直接嚼砂仁,第一感觉一定是酸味,就像被醋制过一样,然后是清凉、苦,以及一点点回甘,没那么好吃。

泡出来的水,倒很好喝了,今天这三款,加点糖之后都是可以当饮料的(郁金不加糖就能当饮料),能体会到行气活血、健脾和胃。

砂仁本身是偏凉的,但是不重,所以和干姜在一起,会被干姜带跑——“化湿温中”的功能,一定是和干姜合用才有,砂仁本身不温。

可以确认的效果,就是“行气活血”,化湿、健脾、和胃、安胎的功效,都是“行气活血”在具体部位的表现。

我说的“行气活血”,所针对的不仅是通常理解的“气滞血瘀”,想要实现“行气活血”的功效,本身要振奋整体或部分功能单元的能量,在这个过程中,“通”和“补”其实是不分家的,从结果来看,“通”和“补”依然也不分家,本身不通畅、功能低下的部位,被疏通了之后,功能恢复正常了,也不需要人体消耗额外的能量去维持它正常运转了,这就是“补”。

所以不要问为什么“砂仁”能活血,却能用来安胎了,我说的“活血”和大家理解的活血不是一回事,就算是大家理解的活血,和安胎本身也不冲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体会到,很多中药核心的功效,就一两项,需要掌握的,也就是这一两项。

像《中药学》那样,一个药五六种功效,其实很多是“衍生”功效,沾点边的都录进去(甚至有的不沾边的也被录进去),其实反而不利于学生学习。

因为,好多中药都可以“清热解毒”,那真要清热解毒的时候,到底该选谁呢?

咱们掌握“主要的、核心的”功效,对每个中药都有一个特异性认识,知道要达成某个目的、哪位中药是首选,就够了,又快又好。

2 个赞

黄丝郁金

木质感木香嚼开后辛香,偏走上焦味苦胸胁有收缩紧绷感上走头目鼻窍巅顶
吸气嗓子冰冰的,凉气
左乳近胸骨侧有痛感,之前这里就有过堵的感觉
过了五分钟,太阳穴向巅顶有气动走窜感左右太阳穴走窜
打嗝之后不疼了
杯底有土状物
好喝,喝着舒心,边喝边觉得舒服,喝完变开心了哈哈,然后打了几个嗝,可能是把之前生的气都打出来了?

1 个赞

野生葛根(30年)
含服,甘甜生津,细品略有苦味
溶解特别快,刚放到水里水就变成淡黄色了头顶门左右有血管扩张的感觉
葛根甘平
杯底有少许沉淀
后背有想出汗,但没有汗出的情况,然后就凉凉的
过了十分钟,上半身蒸热
额头,太阳穴发散

好耶!感谢分享!

阳春砂
外皮闻起来有一种特殊的甜香
皮轻轻一剥就开了,直接入口,没嚼,表面是酸的,咬开特别辛香,这味道有点不适应,刚开始让我有点想要呕,酸的,嚼一会儿是苦的,一直嚼,不咽下去,混合着津液,口中微凉,和吃完薄荷后的口中冒凉风的感觉一样,咽下后口中辛香味迟迟不散,还是让我想要呕,有点回甘
煮沸时水蒸气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水的颜色也没有变化,此时还是,一回味嘴里的味道就想要呕,心脏跳,眉毛往上胀胀的尝了一口水,没什么味道,可能因为是整颗煮的,砂仁这时候软了,用勺子压开跟百香果一样,一粒一粒的,也没闻到什么味道,突然想起来,嚼开的时候才有辛香味,所以或许应该捣碎了煮,于是用擀面杖都捣碎了,香气大出了,感觉磨成粉效果会更好,奈何没工具
这回直接把它放到煮沸的水里,终于对味了把水晾温的这段时间胃有点不舒服
挺奇妙的,喝温水嘴里还有凉凉的感觉干了一杯,没什么特别的感觉,胃咕噜咕噜叫了几下,过了一会儿肚子也咕噜咕噜叫了几下,可以促进胃肠蠕动
终于想起来这是什么特殊的味道了,是我妈原来在书架里放的樟脑丸味,就放一天,扔掉了一个月味道都没散
查到了,砂仁的化学成分主要含挥发油:乙酸龙脑酯,樟脑,樟烯,柠檬烯等。其还含黄酮类等

“仙品级”葛根

  • 纹理(texture)很像牛肉干……一条条的肌丝那样子
  • 有气从内部通畅到体表的感觉。
  • 感觉气在往上走,想打哈欠(后面也确实打出来了)前面嚼了一片郁金,可能有干扰
  • 微苦、后微甘
  • 不觉得燥,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感觉嘴里还湿润了点

黄丝郁金

  • 拿到的饮片是黄色和白色,未见红色。
  • 泡后香特异(某处的第一口有一点类似芒果果香,但不同),口感清脆似马蹄
    • 微苦,相对于苦来说更香
    • 口中清凉
  • 没泡前比较硬,但用力能够咬开
    • 感觉粉性不强,似乎是叫角质?咬碎了之后似乎也不会和唾液自动结合
    • 微苦
  • 不知道是因为药性,还是单纯的好吃,感觉心情变好了,气机通达!
    • 原本发现自己舌边尖红来着
  • 直接嚼有微微的辣味 和姜黄同基源,不过不说我都没注意到

阳春砂

  • 饮片不是完全干燥的,咬开外层的薄皮,里面有粘性物质粘合里面的“小砂”
  • 闻之芳香,里面的小砂粒味更浓
  • 直接嚼,比较苦、微酸,但芳香更深。咀嚼后咽下的那一口口水仿佛被赋予了“流动性”/“芳香”或者别的什么词条。今日纳呆(苔腻),饭后磕了一个阳春砂,主观感觉胃脘活跃了起来。客观上听到了肠鸣音、观察到肠道气体排出。
  • 似乎还是燥的,喝完之后感觉人有点干?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