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来膦酸引起发热的机制

唑来膦酸是骨科常见的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其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发热(18.1%)、肌痛(9.4%)、流感样症状(7.8%)、关节痛(6.8%)、头痛(6.5%),绝大多数出现于用药后 3 天内。这些症状绝大多数为轻到中度,并在出现不良事件后 3 天内缓解。之后再使用本品时,这些症状的发生率显著下降。如有需要,可在给药后短时间内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这样可以使本品给药后前 3 天内出现的用药后症状的发生率降低约 50%。

唑来膦酸引起发热的机制

双膦酸盐通过阻断破骨细胞基焦磷酸(IPP)向法尼基焦磷酸(FPP)的转换,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 同时,大量香叶基膦酸化产物的蓄积会刺激γδT淋巴细胞增殖,产生大量的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IFN),这些因子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发热等急性期不良反应。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