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亲试记 Day117 乌梅,石榴皮,肉豆蔻

欢迎各位在回复里分享自己的试药收获,方便其他同学检索学习

438.乌梅

在不加糖的情况下,乌梅泡水就已经挺好喝了,以酸为主,微微有点甜。有人可能受不了这个酸,但恰恰是这个酸撑起了酸梅汤的牌子,再用等量的甜味调和住酸味,便形成了酸甘化阴的绝妙格局。

我一直崇尚,酸梅汤只需要一味乌梅+冰糖,就已经很好喝,基础比例是75克乌梅/1500ml纯净水,每次煎煮时加冰糖125克,煎煮2次后合取2.5L——含糖量约10%,建议饮用量≤500ml/天,减重人群不喝为好。

当然,每个人对酸、甜的敏感程度不一样,所以还需「依个人口味酌量调整配方」。
综上,酸梅汤好喝,最重要的就是乌梅,虽然我们没有特别宣传过乌梅,但既然所有品种都是精品质量,乌梅自然也是合溪道地产区,熏制的火候把控极佳,肉质油亮厚实,煮出来的酸梅汤味儿正,且没有烟糊味。

前一阵子有用户很喜欢我们的乌梅,让我们开发成那种配好料的酸梅汤料包,最后我还是没弄,一是没时间跟风,二是做成料包一定有冗余包装,不够环保——就和之前的如梦令一样,在我博士毕业之后就没有再生产了,库存卖完之后直接改卖“环保装”,现订现配,料更新鲜、更节约包装,酸枣仁也进一步加量到了6克,我觉得挺好。

至于陈皮、洛神花、桂花之类的,可以加一点点作为点缀,但不建议喧宾夺主,山楂味重(有时还有土腥气),不加为好,甘草还是别加了,否则成品一股代糖味,还泛苦(尝药的同学应该都体会到甘草带的苦味了)。

喝下之后,一方面将头部的气敛到正中线(胼胝体、松果体、丘脑附近),上焦的气敛到纵膈靠近膈肌的位置,中焦的气敛到胰腺,下焦的气不太受影响,只是稍稍向上偏移;另一方面,喝下1分钟后开始高强度生津15分钟,直到半小时后才逐渐平复。

功效:生津,敛肺养心,聚气健脾,收敛卫气助眠,恢复左右脑联结,激活松果体和丘脑功能。在玄学层面上,乌梅还具有聚拢魂魄的作用,用乌梅急救有时候取的是这方面的功效。

442.石榴皮

比较苦涩,喝下之后嗓子不太舒服。

石榴皮对肠道、膀胱、生殖系统的影响,同样与五倍子、诃子类似,但是比诃子又更弱一些,好处在于既有燥的作用,也有敛的作用,同时又十分平和,是湿浊所致糜样腹泻的首选药,对于痔疮肿大、小便清长、遗精、漏下也有一定的作用(崩中不太够力,不适合)。

功效:涩湿。

443.肉豆蔻

肉豆蔻的味道和肉桂有点像,微辛走窜,回味也是微甜、生津。

喝下之后,气机沿着食管、胃,很快到达结直肠部位,使其气血充盈。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涩肠止泻,如果肠道里面有湿浊秽毒,它反而会先帮助肠道鼓动,驱邪外出,由于它主要作用在肠道末端,建议先用薏苡仁、麦芽、木香之类的药从胃开始清一遍,最后用肉豆蔻收功;如果肠道本身没什么脏东西,只是虚寒导致的泻下,则会当即发挥固摄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也可以算是双向调节。

另一方面,从胃中分出另一支,从督脉上升直达后枕部,还有一部分祛风散寒的作用。

功效:温中健脾胃,激活结直肠(给它一点Passion),祛风散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