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各位在回复里分享自己的试药收获,方便其他同学检索学习
405.阳起石
虽然不太有味道,但是挺好喝的,和生石膏煮出来的口感差不多。
喝下之后,很明显感到气聚集在小腹,一方面向不可言说之物涌动,另一方面在整个小腹通窜,小腹暖暖的,整体气机有一些躁动,腰部以上微微出汗,略有潮热感——五石散的配方已经失传了,如果复刻的话,我投阳起石一票。
功效:暖小腹,行气活血,助阳。
406.紫石英
紫石英还是很好看的,泡出来的水几乎没有味道,非要说的话,稍微有点矿泉水的口感,喝完之后舌尖微微有些异感,兼有一点点麻和涩。
喝下之后,温暖的感觉集中在小腹深处,能量汇聚点差不多就是关元穴垂直向内、与中脉的交叉点,也就是子宫的位置,这应该就是暖宫效果的来源。大约5分钟后,后背上段及后颈微微有酥麻感。身体前部的整体气机有一点向下沉,略有一些少气懒言的感觉,如果本身气机向上浮越,正好回归平衡。
功效:暖小腹,暖宫,通颈项,降气安神。
413.白芍
基底有一点甜味,表现出来的味道以苦为主,但是不难喝,和人参皂苷的那种苦味有点像,细品的话微微有点酸,回味是甜的。
喝下之后,身体前部和中部(脊柱以前)的血脉、肌肉、内脏平滑肌(尤其是消化道、肝脏、子宫)都有松弛感,直径较前略有拓宽,腹部(核心交争点在回肠末段与升结肠的交界处)微微有些胀痛,类似于要拉肚子的那种感觉,但是很轻微——白芍本身应该是范围攻击,哪里不通通哪里,刚刚的具体部位应该是个人原因,正好这一块儿不太通。
身体后部(脊柱以后,也就是后背那一块儿)则正好相反,不太好形容的感觉,表面的卫气被收敛进了肌层,虽然收缩了防线,但是能量更为凝炼,在这个过程中后背微微出了一层浮汗,这部分功效可能才是桂枝汤所要利用的。
在临床上,非嵌顿的小肠腹股骨沟疝,可以用白芍60克、泽泻30克,顿服后平卧,自然还纳后用手法梳理肠道及腹膜位置,可以不做手术(手法到位的话,用药这一步都可以省略,但有时候成疝部位会有充血水肿,这种情况下还是用点药比较好,儿科减量)。
服药后2小时内,排尿明显增多,或与舒张平滑肌作用有关。白芍又能舒张血管,又能利尿,我愿称之为先天降血压圣体——开玩笑的,怎么能和西医学治标之法,杜仲通行任督、调畅气机、虚心实腹,方为王道之法。
另外,虽然白芍清浊抗炎的力量比赤芍少了很多,但依然也还是有点,聊胜于无。
副作用:心脏微微有一点发空的感觉,上述的功效(尤其是身体前中部的功效),应该是从心脏抽调了不少能量。
功效:调和营卫,展筋舒脉,活血通滞,柔肝,理肠,利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