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中医献方的问题——为什么一些老中医,情愿把一些中医治法治则带走,也不公布于众?

原文地址 www.zhihu.com

因为历史上关于秘方的笑话闹得太多

1959 年天津搞过一次 “中医献方运动”,目的是号召民间中医将祖传秘方以 “ZZ 把帅挂,上下齐动具,个个搜锦方,人人把宝献” 的名义公布出来,由天津药材公司收集整理并验方

可这次轰轰烈烈的活动搞了三天就叫停了,原因不是没有人 “献方”,而是…… 献的太多了

从公布 “中医献方运动” 开始,天津市药材公司在短短三天时间里就收到了民间各种秘方十万件!

要知道当时新中国经过 3 年时间的收录和勘校,举全国之力在 1953 年出版了《中华药典》,这里面一共才收录了不到 600 种药

好家伙你天津民间中医跟 “生耗子” 似的一口气在三天里拿出十万个秘方。卫生部把未来 200 年的工作量全部拿出来透支来验你这 10 万个秘方都忙不完,更何况是区区一个天津药材公司

浩浩荡荡的群众运动三天就下马,这十万个民间秘方原本说要一一试验,后来也不了了之,成了太监的日记——无稽之谈

所以先要肯定一点的是,历史上老中医并没有藏着掖着,只要有机会大家都希望把祖上传承的那点儿 “传家之宝” 公布出来

所以首先题主的这个问题就是错的

然后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问题,这些老中医们献出的秘方价值几何


虽然天津药材公司没有完成献方的统计与整理工作,但那年头给祖国 “献方” 是中医人的一桩“美事”,有大把人上赶着做这事

其实在天津 “中医献方运动” 的前一年,上海市也搞过一次“献方运动”

只不过上海市的老中医没有天津那么 “疯狂”

上海在 1958 年冬季开始搞号召老中医献方,截至到 1959 年底一共收集了十万多个秘方,这个时间相对天津来说还是比较充裕

所以上海就有时间将这些民间中医献上来的中药秘方进行试验,然后编纂成册出版

但毕竟有十万之众,上海搞试验也没啥好办法,只要祭出中医编书的老本行——直接誊抄

当时优先整理的是市属各医疗机构中医从业人员献上来的方子,总数搞到 5.7 万

上海市卫生行政机构依轻重缓急为原则对献上来的方子进行核实分析,最后从这 5.7 万个秘方里筛选出了 351 方编纂成册

嗯,5.7 万个药方里筛选了 351 个,你就知道这献方的 “水平” 了

那这筛选出来的 351 个秘方水平应该够的吧?

非也~

我摘抄几个大家品品

献方人: 曹惕寅
主治:预防眼病
方药:杭甘菊、枸杞子各等分制法用法: 研末,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钱,久服可无目疾

还有这个

方名:丹方
方流传情况:民间
主治:失眠
处方:红枣 28 粒,实 20 粒,莲心 10 粒,桂圆 5 只
制法:加水煎煮
用法:一日一次,连服二星期

以及这样的

主治:久咳
处方:YS 壳 3 钱,川贝母 3 钱,甘草 3 钱,五味子 3 钱
制用法:水煎,连服 4-6 剂

失眠、咳嗽、预防眼病……

这就是我们民间秘方的 “水平”

且不说 YS 壳这种东西的危险性,就这种病现存的中成药多的足够来个梁山好汉围攻光明顶

轮得到你 “献方”?

这就是 5.7 万个民间秘方里筛选出来的 “精品”

这还算是好的,大部分的 “献方” 都因为太过反智而沦为笑话


其实早在抗战时期中国就搞过 “献方运动”

1941 年 9 月陕甘宁边区国医研究会第二届代表会上,边区代表就号召中医药界破除过去存在的一些保守观念和不良习惯倾向,主动公开自己的 “秘方”,供大家讨论研究

然后边区政府就收到了一堆稀奇古怪的中医 “秘方”

例如有民间中医公开自己的 “秘方”,是用猪尿泡当利尿剂,采用的是中医糟粕取想比类之说;还有的 “秘方” 本来就是神汉巫婆那一套,例如小孩子发烧哭闹不止,治疗方法是在水缸里立一根擀面杖,然后呼叫家里逝者的名字。如果擀面杖不倒,第二天去逝者坟前磕个头,小孩就能退烧

民间中医献方太过荒唐,以至于在 1944 年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通过的《关于开展群众卫生医药工作的决议》里提到:

“西医应主动的和中医亲密合作,用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帮助中医科学化,共同反对疾病死亡和改造巫神。中医应努力学习科学与学习西医,公开自己的秘方和经验,技术好的医生尤应帮助教育技术差的医生进步”

就是到这个时候中央苏区对中医民间献方运动遇到的问题已经不抱期望了

专业的问题交由专业的人解决,中医这些荒唐的秘方我甄别不来,干脆号召西医来 “用科学方法帮助中医科学化”

不知道中医粉们看到文件里的这句话会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