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A4PeQB2Vq1CW8xtc-5KQOA
欢迎各位在回复里分享自己的试药收获,方便其他同学检索学习
81.鸦胆子
咬碎之后,就像爆珠一样,苦味迅速炸开,很带劲,嘴里有微微发麻的感觉。
泡水喝,闻着像大麦茶,喝下去的第一瞬间,也还是像大麦茶,随后类似黄连的苦味迅速涌现,又缓慢消退,最后的余味是大麦茶+类似于黄连的苦——鸦胆子的苦味有自适应性,第三口开始,几乎感觉不到苦味,大麦茶的味道越发明显。
在肿瘤科三年,敲了无数盒鸦胆子胶囊出来,再次看到还是很亲切的。
典型的清热解毒药,清肺、胃、肝的炎症浊毒,尤其是肝,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癌保守治疗,可以试试用鸦胆子30克+地锦草30克+甘草15克。
82.地锦草
泡出来的水,以酸甜为主,苦涩为次,回甘明显。
地锦草对肝有滋养作用,自免性肝炎之类的肝酶升高,可以用一味地锦草来治。
如果要治疗肝癌,和鸦胆子应是绝配,鸦胆子在前冲锋,剿灭不臣,地锦草在后抚慰,保境安民。
在治疗肿瘤时,很多医生喜欢用大方子,我个人认为,在前期的扶正阶段,确实是可以像治疗普通病一样,按部就班、一步步开几个12-20味药的大方子,把五脏六腑的气血先养一养。
但是到了后期的决战阶段,一定是重用一两味“毒药”,轻车简从,直入病灶,犁庭扫穴。
说得很轻松,但是当一个人病到“恶性肿瘤成了气候”,要么是因为身上的外伤积累,导致经脉瘀堵积重难返,要么是因为长期的错误习惯和精神内耗,这样的患者,自身“向下的势能”太重了,医生很多时候只能看着他耗尽最后一点能量,再入轮回。
83.委陵菜
很好喝的一款茶饮,清醇,还自带一点薄荷的清凉。
一半滋养、一半消浊,几秒就上头,清利头目,入脑,主要通胆经、膀胱经的区域。
能量密度不大,用的时候需要开到60克。
大家尝药到现在,应该可以感觉到,脉法课说的「药和药之间互相打架」了吧。
比如刚才,喝完地锦草,肝正爽着;再喝委陵菜的时候,肝很快就不爽了,变成头部清凉。
那么在实际给患者开药的时候,一般情况下这两味药,肯定就只能二选一,要不然患者的“气”,会无所适从。
没听过脉法课的同学,可能觉得奇怪,不是脉法课吗,咋还讲药。
说是脉法课,但是后来讲着讲着,内容超级加倍了,最后实际是把“中医内科”大概讲了一遍。
其实也该这么讲,所谓「大方脉、小方脉」,方和脉本来就是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