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学妹,今天才发现她是一个富婆(在我看来),而我前不久还在安排她做一些活,发一点估计在她看来微不足道的工资(在我看来),我突然感到一种巨大的反差,感觉自己像一个小丑,为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而尴尬,那些事情在她在特定条件下,是我最真诚的建议,但当她跃出这个圈层后,我里面意识到这些建议完全不适用
我感到局促不安,似乎她高高在上看着我发笑,心想:什么屌丝也在这里叭叭(在我看来)
上面这两段文字我足足用了三个”在我看来“,就是因为我后面意识到,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主观臆断的
我想到了我的另一个富哥朋友,我从来没有觉得他看不起我,哪怕我问出很傻的硬件问题;我想到了我和这位富婆学妹前几个月的对话,当时我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她也并没有表现出反感甚至说得比我还多;我还想到我和很多似乎”不如我“的朋友沟通,我从来没有瞧不起谁,永远有问必答,直到我不耐烦借口溜走,下次点起这个话题还来,因为我觉得能帮到他们解决问题或者从他们身上教学相长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我想到了那么多过去,在不同的评价尺度上,我身边充满了比我强的,也有不少比我弱的,但是我基本没感觉到我们之间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往往在就事论事,没人因为老师个子矮就怀疑他讲的临床案例不值得听,也没人因为同学挂科就拒绝和他出去玩耍
然后我就放下了,不同于想着”她比我家境好,说话做事要区别对待吗?不,我和她没什么区别“的故意放下,而是干脆不计较这件事,管她家境好坏,我们还是在一起讨论一起干活。
读到这里,停下来仔细感受一下,前者是先正后反,是刻意压制,后者是本来就无,无需劳心
其实,没什么可瞧不起别人,也没什么可被人瞧不起,其实是自己在瞧不起自己